北大刘华杰老师田间茶棚博物学课摘记
整理:崔国辉 时间:2013年7月5日上午8: 30—9:30 地点:小毛驴市民农园田间茶棚 参会人:永续生活工作营营员,小毛驴市民农园工作人员、实习生、志愿者等
****
简介:刘华杰老师分别从微观(日常生活的必须)和宏观(博物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两个层面向我们介绍了何谓博物学,以及博物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缺失,但他又认为博物学从来不会过时。他强调的是博物学“作为成人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修炼成自己的博物学。最后,刘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国外几位著名博物学家及其著作。以下是根据当时录音所做的摘记。
备注:刘华杰(1966—),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关于博物学的部分著作有《中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天涯芳草》、《博物人生》等。
我们仍然需要博物学
1、大家现在都知道博物馆,不知道博物学,为什么呢?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不讲博物学了,教育体系里没有,但你要是注意到解放前,我们的学科目录里是有这个博物学。后来为什么没有了呢?因为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觉得博物学没什么用。有一点用,但用处不大。比如,生火是典型的博物学内容,不会就生存不了,但现在有了火机,就觉得博物学没什么用了。而我们高校都是传播现代科技,没必要来传播博物学了,所以说它没什么用。
现代社会讲求效用,一个东西如何能够多快好省地生产出来,哪怕是垃圾,也认为是好的。(这种思维方式)绑架了我们,使得我们认为这很重要,都希望过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但我今天想说,博物学还有存在的必要。
2、我说“我们的”博物学,为什么说我们呢?它不是科学家的博物学,而是关于我们每个人日常知识的博物学。我们的环境问题,我们身边的植物,我们吃的东西是否有营养,转基因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些东西,现代科学回答不了你,回答的也可能是推论或假设。
人类史上科学的发展—博物学向何处去?
3、现代科学是怎么过来的?最早期的科学就是属于博物学的范畴,就是很浅显的、一般人都知道的知识。近代科学有多少年的历史?三百年。三百年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类历史非常漫长,绝大多数时候不是靠近代科学来生活的,靠的是博物类科学。到了培根时代,已接近现代了,出现了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第二个传统就叫实验传统。紧接着第三个,就是数理还原传统,从伽利略开始,用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结合在一起,做孤立可控实验。这就是现代科学家在实验室所做的工作,叫做控制实验。那么,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传统,就是现在正在吆喝的,叫做数字模拟与信息数字化。大自然怎么样呢,不需要睁眼睛看,写个公式、建个模型,用计算机算一下,这样来测试一个东西安不安全。目前是这四个传统,以后还会有更强的,但博物学会越来越淡化,以至于学校不再传授了。
4、非主流也有存在的价值,未来的社会呢可能需要主流和非主流的互动。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现代的美国有一群人叫阿米什人,这些人大约二十万,生活在现代化的美国,但他们过着相当于十九世纪科技水平的生活。他们有条件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但他们却拒绝了,不使用交流电,只读八年书,自愿选择过一种低技术的、原始的生活,也过的很好。从我们的高等教育上讲,他们就提供了一种活着的案例,这胜过了用一千篇一万篇论文来论证怎么活着。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还可以那样地活着。就像小毛驴一样,在一片倡导现代工业化农业的情况下,这种社区支持农业也可以存在,对保护自然和土地都有好处。
修炼每个人自己的博物学
5、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在今天还能不能修炼自己的学问?回答是可以的。只要我们关心大自然,关心我们周围的环境,喜欢过我们自己的生活,那我们就可以修炼自己的博物学。一是你要愿意去学习,二是需要慢慢积累,要终身学习。修炼博物学,不要从书本出发,而是要从个体出发,就是要恢复人作为人、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必需常识。现在的文明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我相信未来我们还会找到像人类祖先那样的一种简单生活,不会太崇拜数字化生存。数字化传递信息还是可以的,我们博物学要充分利用,比如找到一个植物上传到网上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帮你去查,但仅仅是利用,我们应该是生活在大地中,经常出去看看太阳,感受一下雨露,这就是我说的博物学寓意。知识是海量的,没必要都学,用到的时候也可以学。
画画、拍照,我们都可以利用,然后做一些整理,慢慢积累。当然,你也可以喜欢贝壳、昆虫、动物等等都可以。
国外一些博物学家的介绍
6、卢梭不仅是一个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个博物学家,他写过一本《植物学通信》。卢梭在晚年的时候就靠着他的植物学知识生活,制作了很多标本,有的现在还能找到。 卢梭喜欢植物影响了另一个人——歌德,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植物,写过《植物学变形》,以诗歌体来写的,不同于现代科学论文的第三人称。如果大家要做博物学日志,我建议用第一人称,因为第一人称真实,就是我的感受,不要说被做了,要恢复这个本来面目,不要乔装打扮。
第三个是吉尔伯特·怀特,他在牛津大学读完书,回到他的家乡,一辈子也没有太走远,在家乡转来转去,看鸟,看花,看树,然后就写了一本书,叫《塞耳彭博物志》,它是英语世界中印刷频率第四的书。怀特告诉我们的不是向往远方,而是首先关心自己的周边。
再说一个人叫缪尔,他是一个优秀的博物学家,自己亲自去考察冰川,去采集植物。他提出了一个土地伦理的想法,对美国现在的自然保护影响很大。他写的书叫《在上帝的荒野中》。跟他同时代还有一个巴勒斯,再晚一点有一个利奥波德,写过《沙乡年鉴》,他讲“大地伦理”是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论证。利奥·波德告诉我们,当和大自然打交道的时候,也要把它们设想为我们的一员,土地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不能够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算计它,这是《沙乡年鉴》的一个核心想法。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