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家

文:王春玉 2015年7月

****

提到圣地,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到那种神圣、圣洁的地方。穆斯林的圣地是麦加,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延安,而我的圣地却是皮村的工友之家。战争年代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千里奔赴延安,十年间,我却像回家一样虔诚地奔赴皮村。从我住的东窑至皮村,每次需要步行约一小时的路程。

工友之家是孙恒、许多等人发起的公益性机构,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北漂的工友,有家一样的温暖,更有亲情一样的兄弟姐妹。那里有供打工子弟念书的学校——同心小学,也有供打工者方便购买的二手服装店,还有供工友们提高各种文化素质的培训,周末还可以到剧场K歌,或到影院看电影,当然最贴近工友实际生活的是:维护工友权益,为他们讨工资。我想这儿讨回的不止是工钱,更主要的是讨回公平和做人的尊严!

“没有超前的思维,就没有超前的行动”,这种超越前人的思维意识,使这群年轻人在属于他们的时光里,把握住了创造业绩的机会,同时也把成千上万打工人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我与工友之家最初的关系就像古代人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似的”。认识“她”时是因为闹非典回家,被家乡人抛弃,认识“她”时是因为钱被抢、情绪低落、迷惘地徘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时。因此,到了皮村工友之家,家的概念就越加强烈。这是我心中的圣地,也是北漂的人们的圣地,更是千千万万在外漂泊的人们共同的圣地吧!每当打工者事业跌入低谷,情绪失落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家,回到这个打工者共同的家把委屈向亲人诉说。“被老板扣压工资的怨恨,化作发泄着的诗行;在外漂泊的苦水、泪水被控诉着写成新的歌唱”。工友们把疲惫的身体在这里养好,把失落的情绪抚平后,开始为自己下一个梦想展翅飞翔。有家的感觉真好!

说到神圣、圣洁,这里的各种选举和竞争是全世界最独一无二、最公平的地方。没有用钱买选票,也没有人为此而结仇。被选中者也不沾沾自喜,未选中者也不觉有什么失落。就连有时候外面吃饭,开玩笑说:“实行 AA 制”。工友们外面受了委屈或遇到了高兴的事,发出的嬉笑怒骂是发自内心的宣泄。每年举办的《打工春晚》便是反映打工群体真实生活的体现,不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工友,他们为这种自己演自己的打工生活,自己唱自己的打工歌曲,自己导演自己的《打工春晚》故事而欢呼。这种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呐喊和掌声,喊声更高、手掌拍的更热烈。

“你已做的公益主,服务工友更自由”。当年孙恒等人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已从单一的“打工青年艺术团”,发展成为全面为工友服务的公益组织。我也从单一的文学爱好者,成为了多方面参与工会活动的成员。当年前任打工博物馆的主管已经离开,工作由郝老师全面负责。刘艳真的接力棒也传到了小付和赵晨手中,无论她们以后传给谁,为工友们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此时我不禁吟唱出一首以《抗大校歌》曲调改编的《公益时代》的歌曲来:

北京朝阳五环之东

聚集着一群

思维超前的公益先锋

千万农民工的需求

亿万打工者的呼声

让我们来担承

让我们来担承

皮村温榆河之滨

聚集着一群

打工者的公益先锋

千万农民工赋予的使命

亿万打工者赋予的责任

让我们来担承

让我们来担承。

注:这首《公益时代》已经由工友李小杰谱曲,变成歌曲。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