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计数的词汇被创造出来描绘社会的集合,人民、大众、人群、群众、诸众,阶级等等。越是从上而下的权力布署就喜欢调动这些词汇,知识分子与民粹主义者几乎同样热情的表达对这些词汇的爱好。它们出现在各种传播媒介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它们愈来愈精彩地指涉与它们的恰恰相反的事务,精英、少数、小众、资产阶级集团的偏好。如今,我们企图重新构造这些词汇的内容,目的不在于绘制词汇的正确意涵,相反地,我们要歧义它们直到不同面貌出现为止。用植物的比喻来说,我们在找寻社会动力结构的种子,而非花朵。我们希望建构一个生产开放性的平台,让内容发布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与散布力,全部开源取用。然而,我们并不想倡导个人英雄主义般来推销成功改变世界的方略,“虽万人而吾往矣”是新自由主义道德加上科学研发至上复杂的合体。取而代之的,我们想看到一个群体如何在与其它群体交往中,展开知识与实践的自我学习,动员力的自主与连结。我们将从亚洲范围开始,在网站上建立群体交往的档案。以此开始,诸众方现。本计划原由亚际书院支持,现今为独立的社会项目。由黄孙权教授任统筹工作。